据相关新闻媒体报道,“行踪调查”“婚外情调查取证”“拥有大量高科技工具”……近些年,类似广告频现互联网。“私人侦探”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普通人雇请“私人侦探”调查有法律风险吗?“调查的最终结果”又能否作为法庭审理证据?多位受访有经验的人指出,“私人侦探”吃的是“信息饭”,而这碗“信息饭”很容易涉及他人的个人信息权、隐私权,其“调查的最终结果”也通常不能作为有效证据,委托人还可能因此涉及嫌疑违反法律甚至刑事犯罪。
说到“私人侦探”,许多人脑海中会立即闪现各种源自文学和影视剧中的神探形象,从而赋予其某种神秘色彩。然而,现实中的“私人侦探”行业乱象不少:有些“私人侦探”是假借侦探名义实施诈骗的骗子;有些想一夜暴富,不惜铤而走险,只要给钱,什么都敢做;还有些直接贩卖个人隐私信息……
当下,“私人侦探”之所以慢慢的变多,其最终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在遇到涉及婚姻、债务等问题进行诉讼时,由于个人不具备相应的调查技术,从而对“私人侦探”有了较大的需求空间。
事实上,“私人侦探”并不是一个被社会认可的职业,更多是一种形象的叫法,特指从事调查类业务的机构或个人。近年来,各类冠以“事务调查中心”“事务调查所”名称的公司慢慢的变多,无论是“私人侦探”,还是调查机构、网络站点平台,不少都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地带,以调查之名,行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之实。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在法律面前没有法外特权,不能借职务之便违法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去牟利。那些宣称“拥有大量高科技工具”,可以为客户提供“行踪调查”“婚外情调查取证”等服务的个人或公司,其中不乏掺杂着侵犯他人隐私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及真假难辨的骗局。
显然,对于“私人侦探”行业有必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整治规范。一方面,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要加强对“私人侦探”合法合规发展方面的引导,让“私人侦探”知道能干什么、怎么干。另一方面,“私人侦探”必须规范行事,不能触碰法律红线,不能违背社会公德、公序良俗,不能损害公共利益,不能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如此,才能够有效遏制违法侵权乱象,把“私人侦探”引入法治轨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