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代打电话”在直播间兴起。网友只要打赏礼物,主播就能够给大家提供“代打电话”服务。主播根据网友私信提供的手机号、名字、想说的话,打出一通通电话。客户真正的需求五花八门,有表白、送祝福的;有整蛊、讨债的;还有联系前任、测试男女朋友的。(2月3日《扬子晚报》)
“代打电话”看上去是主播代别人完成了别人没办法完成的任务,而网友也借助主播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或者实现了其他愿望,可谓“双赢”,但是其中的风险却不能不引起重视。一方面,网友要向主播私信提供所拨电话的号码、名字、想说的话,这就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倘若主播泄露了手机号等信息甚至主播利用这一些信息进行违法活动,风险就会促进增大。另一方面,主播在直播间代打电话的时候,一般都采用免提方式,尽管观众不知道具体的手机号及通话对象,但可以收听到对话内容,这对于他人隐私同样构成风险。一些主播为提升人气,会冒险选取带有刺激性、能引发人们兴趣的话题进行电话“沟通”,于是除了送祝福、表白、道歉,有的主播还提供整蛊、测试、讨债、骂人等服务,侵权风险进一步加大。
主播“代打电话”的现象增多,并非这些主播“为他人服务”意识强烈,而是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并且有人已经吃上甜头而不想放手。网友让主播帮自己代打电话,前提是打赏主播,一个“墨镜”近10元,一个“礼花筒”近20元,一个“热气球”50多元。记者算了笔账,假设主播一天直播八个小时,打100通电线万元,可见收入相当可观,这也是目前“代打电话”势头正劲的主要原因。
不过,主播的收入是建立在暴露他人隐私进而涉嫌违规违法的风险之上的。法律人士称,网友提供他人电话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而主播多次对他人实施整蛊行为或测试男女朋友的,则涉嫌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倘若主播辱骂他人,对他人实施侮辱行为,情节严重的则涉嫌侮辱罪或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主播接受委托进行电话讨债,未实施辱骂行为,则属于民事纠纷,如果半夜拨打电话,则干扰了他人正常生活构成骚扰。
就是说,网友通过打赏方式委托主播的“代打电话”行为,存在很律风险,是在打法律“擦边球”,弄不好就会因涉及嫌疑违反法律而受到公安机关的拘留、罚款甚至刑事责任处罚。也因此,“代打电话”不是想打就能打,不管是网友还是主播都要谨慎行事,避免触犯法律和法规。此外,平台也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制度,防止因为监管松懈也陷入违法泥潭。(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