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恋爱阶段梦幻般的浪漫不同,婚姻被看做人生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其含义深层次地涉及到亲密关系中的责任承担。
常言道,婚姻是围城,其中的甘苦只有亲历者方知,稍有疏忽,就可能走到分道扬镳的局面。
关于“离婚后谁更快乐”的问题,来自英国金斯顿大学(Kingston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
通过对英国范围内1万名16岁至60岁人群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部分女性在离婚后可能会经历财务问题,但她们的幸福感通常高于男性,她们对自己离婚后的生活感到更加满意。
在婚姻结束后的前五年内,绝大多数女性感觉到很满足,这种满意度甚至超越了她们此前的幸福水平。
金斯敦商学院的就业、技能和社会研究中心(CRESS)的主任扬尼斯·乔治利斯(Yannis Georgellis)教授分析称,
“女性出现这样一种幸福感增加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女性在离婚之后会感觉更加自由。”
这种精神上的轻松和舒适来源于一种“心理适应”,即人们对新环境的适应和接受程度。
研究还指出,男性在遭遇此类消极事件时,受到的冲击较大,这种影响有可能持续五年之久。
去年,已是40岁的李先生找到我进行心理咨询。就在去年的冬末春初,他的前妻提出离婚,原因是她爱上了另一个男人。
尽管李先生曾试图挽回这段婚姻,表示愿意原谅一切,只要前妻能留下来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庭,但前妻的决心已定,最终李先生无奈地在民政部门完成了离婚手续。
李先生心知前妻一直对自己的内向和朴实感到不满,认为他无法给她和孩子提供富裕的生活。
实际上,他明白前妻并不真心爱他,因此在离婚后的一年里,前妻仿佛消失了一般,杳无音信,甚至没有回来看望过孩子。
尽管如此,李先生曾一度期待前妻能够回心转意。然而,跟着时间的推移,他联系不上她,最终不再等待,开始接受家人安排的相亲,现在已找到新的恋爱对象。
但就在此时,前妻忽然出现,希望李先生能再次给她机会,声称自己当初年轻不懂事,现在已经意识到了错误并感到后悔。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李先生感到犹豫,不确定是不是应该重新接纳前妻。
2023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量达到768.0万对,而离婚登记数量为259.3万对。全国婚姻状况一览显示,结婚登记案件总数为683.5万对,离婚登记案件总数为287.9万对。 与此相比,全国结婚登记数量出现反弹,增长了84.5万对,增幅约为12.4%;而离婚登记数量则会降低,减少了28.6万对,降幅约为9.9%。
这一数据反映出,跟着社会氛围日益开放和包容,离婚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似乎变得轻而易举,仿佛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从心理学视角观察,离婚不仅仅关乎法律上的财产划分与子女抚养等程序性问题,更涉及到内心对过往生活的割舍和亲密关系的断裂。
与恋爱中常见的分歧相比,婚姻涉及更广泛的家庭事务,即便双方分开,两个家庭间任旧存在着诸多联系。
因此,虽然时间可能会缓解分手的痛苦,但离婚后的后悔情绪却不易消散,特别是对那些离婚后生活质量下降的一方而言,这种感受尤为强烈。
像李先生的前妻那样,许多人急切决定离婚,当时认为没办法忍受现有生活,急于摆脱对方,但在离婚后生活不如意时,才开始意识到过去的关系和生活的珍贵。
这种感受源于“感情落空”的心理作用,是由于新生活的期待与现实的差距所引发。
在感情结束后,如果未能为满怀的情感找到新的依托,或是新生活未如预期顺利,便容易萌生悔意。
张李玺教授曾指出,现代婚姻中最显著的性别冲突源自期望的不匹配。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随着女性角色的变化和经济独立,女性拥有更多社会资源,家庭地位得到提升,对男性的要求也随之增高,
然而,男性的传统观念可能仍然根深蒂固,不能够满足女方的期望,甚至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坚持女性应该“回归家庭”。
另一方面,男性在家庭角色上的不变使他们难以适应女性角色的变化。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下,男性焦虑加剧,他们依然期待女性的顺从,难以理解和接受女性角色的变化。
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人们的初衷都是追求幸福和美好的生活。然而,成年后,任何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当决定放弃婚姻,赌注于未知的未来时,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承担对应的责任。此时谈及后悔,显然已是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