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毕业季临近,浙江某高校的硕士应届生周旭已陆续收到了来自多个“大厂”的入职offer。在同一众用人单位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他并没有感受到什么特别的压力。相反,凭借着前期对各个企业所做的“背调”,在这5家企业的面试过程中,“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在掌控之内”。
事实上,早在去年6月的秋季招聘开始前,周旭就已经明确了自己对企业的要求,并对企业的相关情况做了多方位的了解,并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地点、行业、平台大小、薪资水平以及企业文化背景。
基于这一首要需求来做筛选后,摆在周旭面前的就只剩下了五六家企业。而在这剩下的企业各方面条件相差不大时,他最终选择入职一家自己认为更具活力和创新性的公司。
周旭的求职经历不是个例,据新闻媒体报道,大批以00后为主体的毕业生即将带着新的言行和思维方法步入职场,他们不仅不迷恋大厂的光环、敢于对加班“说不”,甚至在面试前“反向背景调查”雇主。
在求职过程中,“背调”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环节。这是“背景调查”简称,一般发生在面试流程的尾声,用人单位通过咨询应征者的毕业院校、前公司和其他有关人员,对应征者的背景资料做真实性核查。然而,如今的大学生们,给传统意义上的背调来了个“反攻”。
北京某重点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陈苒在求职前就为自己今后的就职环境作了设想。她向往比较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于是排除了大量的传统公司。而作为一个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出于提高个人专业能力的目的,她最终将目标放在了互联网“大厂”以及知名会计事务所。
在此基础上,她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收集事务所的信息,不仅从官方网站上查询资料,也在各种不一样的App中搜寻更多来自于员工的分享。另一方面,她利用假期在这些事务所中实习,亲身地感受了工作环境、了解了工作内容。借此,她最终和自己心仪的事务所签订了协议并即将正式入职。
“反向背调”带给陈苒的是对于职业发展的更深层次思考。初入大学时,互联网大公司曾非常吸引陈苒,有一种“光环”般的价值。但随着陈苒升入高年级,她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在最终选择职业时,虽然有大厂光环的吸引,我还是选了可以针对性提高个人专业素养的地方。”
在网络上,“反向背调”甚至还被总结出了不同“段位”。最基本的操作,是从各种网络App信息中查看公司,去招聘网站了解同类岗位;更进一步,是找师兄师姐或曾经在公司实习工作过的“小伙伴”打听内幕;进阶版的,是去薪资工具里比对薪资水平,从企业查询网站上看公司规模,查老板背景,甚至还要看公司背后的投资人及其投资逻辑。
李栗是北京大学的大四学生,从大二开始,他有过许多份实习经历。除去第一份实习中,他因尚处于“职场小白”状态而没有做特别的调查以外,在其他的实习中,他都积攒了大量“反向背调”的经验:“一是直接通过电脑、杂志、书籍、文档、互联网搜索等现有二手资料做分析;二是依靠自己的人脉,在与朋友、同学的交流中,设身处地感受对应公司的环境。其中,后者更重要。”
“反向背调”在大学生中常见吗?湖南大学辅导员于涵宇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其实这种情况在毕业生中间一直都有,多年来我们在就业指导中也经常会鼓励学生去做职业访谈,就是一种对于企业的调研,最常见的就是联系已经在该单位就职的学长学姐,或者是在一些求职的网站、论坛等了解工作详细情况、薪资待遇和职位发展等。”
“但是近年来,随着毕业生群体已经大部分是95后、00后,其中一部分对于企业的背调也是越来越多样化、细致和详尽。”于涵宇说,是因为现阶段毕业生是网络原住民,对于信息的收集能力和敏感性要远高于以前的毕业生,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组成也更加多元和社会化。
在“反向背调”的操作中,不少大学生坦言,这不仅让自己对即将上任的工作岗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自己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人生道路的规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当第一次看到“反向背调”这一词语时,李栗感到有些奇怪。在他的认知中,主动地对公司背景做出详细的调查,是“天经地义的”。但他同样承认,在求职过程中,公司或单位处于主导地位,但这并不影响求职者的主动性。
在自己广泛的交流中,李栗发现,并不是所有同学都有着去调查意向企业的主动性。“身边有许多同学习惯于步入大学前的学习生活,习惯于被选拔,而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我们不应是求工作,而是找工作。”在他看来,“反向背调”不仅应该是流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然而,陈苒身边的同学们同样会很积极地通过种种渠道去了解公司情况。通过“反向背调”,他们不仅仅可以通过薪资情况、员工特点、企业文化等的情况筛选出自己所期望入职的公司,还能在面试过程中占据一定的主动权。陈苒正是凭借着对公司关注点的调查,既有针对性地准备了面试材料,又积极主动地把面试官引到了自己想向其展示的方面。
胡潘毕业于北京市某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在工作一年后,对自己当初“反向背调”的行为深感庆幸:“求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甚至是求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提前对应聘企业或单位的背景调查可以规避很多风险,让自己宝贵的青春不至于浪费在盲目选择上。”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的一名老师表示,“反向背调”证明学生有能力、有把握在求职中处于优势地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该老师表示:“首先高校都开展职业辅导课,这让同学们慢慢觉得找工作这件事情很重要。也让他们进行了一次自我反思、自我探索,让自己的个人特质和岗位需求来做人岗匹配。职业咨询过后同学们大概都会产生的一个概念是,既然要达到人岗匹配,自我探索是一方面,对企业的岗位的了解也是一方面。”
从“反向背调”开始,这届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主体意识,为职场带去新的风气。
面对许多固有的职场传统,这一批大学生也正在以锋芒毕露的方式来进行着反抗。比如,面对许多互联网大公司盛行的“花名文化”,李栗的许多同学们将之称为“切断社会联系的一种方式”并加以反对。
甚至于,他们会有更多“不安分”的规划,陈苒虽然成功入职了最顶尖的一所会计事务所,但她计划将在工作三至五年后辞职,继续她的校园生涯。
渴望平等、追求自我表达、重视自身合法权益、敢于提出反对意见这一切也会倒逼着企业去作出改变,营造出更为合理的职场环境。
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辅导员梁老师观察到,不少企业对于“反向背调”这件事并不排斥。“我了解到,同学会对自己有意向但不了解的公司进行背调,企业其实也挺配合同学的调查,因为企业也知道有些东西公开化之后反而有利于吸引人才。甚至有的企业就说,你不要费劲,我把我们的东西直接发给你,你自己看吧,反而能赢得毕业生的一些信任。”
于涵宇表示,她对于“反向背调”的看法是双面的。“确实有部分同学的生涯发展意识很成熟,对行业、职业、市场的认知也相对全面,且能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针对性地分析各个岗位的利弊,用发展的眼光去权衡选择,并且进入价值观一致并符合自己发展预期的团队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这一部分同学的选择,我是支持的。”
“但是我从网上还看到有些学生其实还没做好自身分析和对外的理性认知,比较单纯和主观地去看一些网上的信息和评价,比如网络上“人均年薪百万”,搜什么企业和岗位都有人劝退等言论。在反向背调的过程中,也是要秉承对自己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样的观点,不单纯以加不加班、年薪多少来衡量一个岗位。”于涵宇说。
“必须在水中学游泳。”于涵宇建议,毕业生如果有机会能尽量进入目标行业和岗位去进行实习实践,真正体验实际的工作内容,处理相关流程和环节,直面职场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有极大几率会出现的问题,体验不一样的企业氛围,在实战中调整自己的预期和目标,并且也能进一步指导自己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更科学,更务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实习生 刘炎 龚昕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