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中山二院实验室“多名学生患癌”,疑似与实验室或试剂有关,相关话题近日持续发酵。在这种情势下,该院通过种种渠道向外界作出回应,尽管回应不能说不及时,但种种原因所致,迷雾并没有廓清。这就在“癌症疑云”之外,又形成一种令人不解的吊诡氛围。
数名医学新秀同时罹患癌症,令人扼腕、震惊。正如多位从事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专业技术人员向媒体所言,几乎没听说过业界有这样的事情(同一课题组多人患癌)发生。此事诸多疑团,必然引发公众强烈的知情欲。
8日凌晨,针对传言,该院在情况说明中称:近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人员中有3名罹患癌症,其中2名现为该院乳腺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另外1名不是该院职工或学生,为外地来院进修人员,已回原单位工作。这一回应强调该实验室无在读学生患癌,似乎意在说明目下实验室环境的“安全性”。但显然,“该实验室无在读学生患癌”不是最核心的信息,这与公众最想知晓的核心问题并无太大关联。3人都在同一年患癌,是偶然的吗?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实验室环境究竟有无人身安全漏洞?3人之外是否还有别的人身体有病?如果这样一些问题得不到回答,疑虑自然不会消解。
反观该院系列发声及相关表现,有含糊其辞和王顾左右而言他之嫌,很难令人满意。例如,中山二院表示,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于2009年启用,至今培养超过200名学生。成立以来,实验室一直严格按照规范统一管理,对所有实验人员都有开展实验前安全和规范操作培训。这话听上去没毛病,还很严正。但在舆情汹汹之时,这样纸上来纸上去的官话、套话,除了激起网友更大的追问声,又有什么意义呢?
更令人意难平的是,据报道,此事刚刚在网上传开的时候,中山二院党委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一度回复称,有关信息不实。当媒体记者赶赴医院,涉事导师苏士成仍正常坐诊,其连说了三遍“完全是造谣”。那么,如今该院已正式向外界承认“3人患癌”事实,一记响亮的耳光,暴露出院方有关人员在面对舆情、回应质疑之时的忙乱和无序。当人们认为院方说法前后矛盾是想“捂住”而没有“捂住”,院方又有何理由争辩呢?已经有网友称,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后,相关负责人一直在“捂嘴”,甚至将患癌的学生“踢出群”。此事到底有没发生过,事关重大,值得调查,但可惜的是院方目前并没有正面回应。
此外,就在事件极速发酵的时候,还发生了“实验室在11月8日拆除”的风波。中山二院有关人员表示只是例行消防检查、所安排日期有巧合性,但实验室究竟有没有拆除,并没有正面回答。这种“巧合”论和回避表现太过不自然,只会让人打上更多的问号。
客观地说,作为院方回应,短时间内无法给出详尽答案并不奇怪。毕竟,此事牵连着极为复杂的语境,必须有严密的科学依据来支撑相关结论,因而不可随意表态。但诚恳作答、知无不言,本是能做到的。
事件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种种迹象说明,仅仅由院方自己查自己是远远不足的。
一系列奇怪的现象令人担心,自查式调查往往存在难以跨过的“瓶颈”:在面对自身深层次问题的时候,总难以大刀阔斧,也难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这也为过往多起事件所证明。
实际上,该院也已表示,鉴于个体癌症发生的诱因极其复杂,诚挚欢迎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做评估调查。说实话,第三方机构的参与理所应当,但更重要的恐怕应该是由更高层级启动调查流程。
实验室患癌疑云,不只关系到中山二院的声名,也为国内相关实验事务发出预警。于今之计,亟待权威部门、权威机构及早介入,一步步查清原委,不仅正面安抚患癌人员,也向公众作出负责任的交代。